【资料图】
近日,经过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评估,重医附二院神经外科荣获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单位。该项目是由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起的,旨在改善中国脑出血患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现状,以此促进脑出血外科诊疗能力和单病种质量安全控制的提升。此次获批标志着重医附二院神经外科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综合救治能力得到国家认可。
5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揭牌暨脑出血外科诊疗能力提升项目(STICH)启动仪式在重医附二院神经外科举行。活动由该院神经外科主任谢宗义教授主持,赵晓东院长、医务处阳文琳副处长、卒中中心负责人/神经内科主任陈阳美教授、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程远教授、中心ICU主任张安教授、急救部副主任秦开秀教授以及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见证了启动仪式。
赵晓东院长在致辞中向大家介绍了医院的发展形势及目标,对神经外科的医疗救治能力、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神经外科以项目基地医院授牌为起点,强化学习培训、打造专业特色,促进脑出血规范高效诊疗,策划高水平的临床研究。
陈阳美教授表示,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强调时间就是生命。“近年来,我们对脑出血的诊疗做了很多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比如如何优化绿色通道,缩短救治时间等,需要科室之间充分协作。”
程远教授也感慨道:“我从1988年读研究生开始的研究课题便是脑出血,这些年脑出血的致死率已经有所降低,但较高的致残率仍是临床上迫切需要大家解决的难题。现在管理、技术的先进程度与当年‘刀耕火种’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创新的红利,踏实做好临床研究。”
揭牌仪式上,谢宗义主任就重医附二院神经外科建科以来,在脑出血救治与科研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汇报,并表态获批“脑出血诊疗基地”后,神经外科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基地建设和诊疗能力提升项目,通过积极组织医护团队开展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操培训、院内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践,提升脑出血的综合救治能力和救治质量,发挥基地带动作用,提升区域整体脑出血救治水平,为重庆市及周边省市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文/肖露萍)
编辑:周晋羽
责编:黄蔷
审核:罗军
关键词:





































